VDE-AR-N4105-2011《發電系統接入低壓配電網》。隨著德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迅速增加,分布式發電系統對電網的穩定性和電能質量的影響日益增大,為了保證電網的穩定性和電能質量,2011年德國頒布的VDE-AR-N4105規范,該標準在原有VDE0126的基礎上,更新了電壓波動、電壓閃變、諧波與間諧波、有功輸出及三相電網等方面的要求。主要測試項目涵蓋電能質量測試、電壓與頻率波動測試、閃變測試以及短路容量測試等。
DMS的主要設備包括:具有遙控功能的負荷開關、故障指示器,有通信功能的FTU、通信信道和主站系統等。通過現場的FTU將檢測的故障信息通過通信設備上傳給主站,由主站通過接收到的故障指示信息和配電網的實時拓撲信息,按照一定的算法確定故障區域,下達操作指;令給相關的FTU跳閘隔離故障。隨后,主站通過供電恢復決策計算,確定恢方案,對非故障停電區域恢復供電,完成負荷轉供。
DMS模式依靠智能軟件對全網作出實時分析和判斷,得到可行的、優選的故障處理方案,并且能夠保證滿足網絡的拓撲約束、設備的容量約束和用戶的電壓質量標準。故障隔離、供電恢復準確迅速,故障信息可提供清晰的故障置,大大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和故障處理的速度。
計量計費管理。
1)計量關口設置原則為資產分界點,即在產權分界點設置關口計量電能表,用于用戶與電網間的上、下網電量計量,并將計費信息上傳至配電網調度控制中心。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采用專線方式接入10kV配電網時,計量點設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網點處;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采用T接方式.
2)在并網點設置并網電能表,用于發電量統計和電價補償。對于統購統銷運營模式,可由關口計量電能表同時完成電價補償計量和關口電費計量功能。